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走進岳麓 > 歷史沿革

歷史沿革

??岳麓區前身為長沙市西區,作為獨立的區域性地方行政建置,始于1934年(民國23年),是當時長沙城區的主要部分。
??1951年9月成立長沙市城西區人民政府,1956年水上區撤銷并入西區、1975年原岳麓區并入西區,所轄地域擴大。河東:北起湘春路與北區相連,南至修文街與南區接壤,東以黃興路、北正街為界,與東區、北區毗鄰,基本保持古城布局;河西:北起三汊磯,與望城縣谷山鄉相接,南至柏家洲,西抵望城坡,與郊區岳麓山、望岳兩鄉犬牙交錯。以湘江大橋為中心,往南有麓山路、麓山南路、瀟湘路。去北有銀盆南路、銀盆北路。向西有長寧公路、咸嘉湖路。沿路高樓、廠房林立,綠樹成蔭,一改鄉郊原野為新興城區。全區陸地面積16.23平方公里,加上水域共有26.23平方公里,而河東轄區僅有1.9平方公里。海拔最高為295.7公尺,最低為30公尺。轄9個街道辦事處,107個居民委員會,1個村民委員會。1987年底,共有居民59720戶,213733人,其中有回、苗、壯、土家等20個少數民族。
??1996年,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,撤銷西區,成立新的岳麓區。岳麓區位于長沙市湘江中心航道線以西,東與長沙市天心區、開福區隔江相望,南與望城縣坪塘鎮、含浦鎮相連,西靠望城縣雷鋒鎮,北抵望城縣黃金鄉、星城鎮,總面積145平方公里(其中陸地面積136平方公里)。2002年末常住人口35.4萬人。
??岳麓區原轄岳麓街道、桔子洲街道、望月湖街道、銀盆嶺街道、觀沙嶺街道、西湖街道、望城坡街道、望岳街道、咸嘉湖街道、梅溪湖街道10個街道辦事處、天頂鄉、望城坡開發區和岳麓山大學科技園。2008年6月,省市確定岳麓區為兩型社會先導區核心區,經區劃調整,從望城縣新劃入蓮花鎮、坪塘鎮、含浦鎮和含浦科教園,麓山景區和橘子洲景區納入該區管理;2008年8月,雨敞坪鎮劃入該區,全區共10個街道,4個鎮,1個鄉,1個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,2個風景管理處。2008年末,全區土地總面積558平方公里,總人口617889人,人口出生率8.51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5.59‰。區政府駐望岳街道金星北路一段517號。
??2012年,撤銷坪塘鎮設立坪塘街道,撤銷含浦鎮設立含浦街道;撤銷天頂鄉設立天頂街道。全區轄岳麓街道、桔子洲街道、望月湖街道、銀盆嶺街道、觀沙嶺街道、西湖街道、望城坡街道、望岳街道、咸嘉湖街道、梅溪湖街道、坪塘街道、含浦街道、天頂街道、洋湖街道、學士街道15個街道,蓮花鎮、雨敞坪鎮2個鎮,并設岳麓區科技產業園和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,岳麓山風景名勝管理局,包括麓山景區和橘子洲景區。2021年末常住總人口157.98萬人,比去年增加5.12萬人,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9.29萬人,占總人口比重(常人口城鎮化率)為94.5%。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899289人,比上年增加58872,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86.5%。按性別分,男性434567人,女性464722;按年齡結構分0-17215470人,18-34201446人,35-59351040人,60歲及以上131333人。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1.4,死亡率為5.7,自然增長率為5.7。

(更新時間:2022年5月20日)

最新久九九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